最新资讯
产品推荐
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的提高方法和检测仪器的日常保养
利用保护面积更大、防护效果更好的纺织品来有效地阻挡对人体有害的过度紫外线,是现如今人们理想的防紫外线途径。另外,对于提高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技术整理,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改善方法:
(1)常用工艺方法
纤维或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工艺与整理剂特点和产品的终用途有关。常用的工艺方法有:高温高压吸尽法,一些不溶或难溶于水的紫外线吸收剂,可以采用类似于涤纶的高温高压染色的方法。常压吸尽法,一些水溶性的整理剂在处理羊毛、蚕丝、棉以及锦纶纺织品时只需常压下在水溶液中处理,类似水溶性染料染色。浸轧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整理后会影响织物的风格、手感、吸水性和透气性。涂层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会影响耐洗牢度及手感,一般应用于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印花法,适合于对紫外线屏蔽剂要求不高的织物。
(2)泡沫法
泡沫整理工艺是20世纪70年代受中东石油危机的影响,在欧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低给液、少污染的节能染整加工技术。泡沫整理工艺可替代常规浸轧工艺对织物进行抗紫外线整理。该工艺大大降低织物带液率,节能降耗效果显著,且提高生产车速、节约染化料和减少废水排放,符合当今绿色染整发展方向。将经过泡沫抗紫外线整理工艺处理过的纯棉府绸和经过常规浸轧法工艺处理后的棉氨弹力布织物质量进行了对比实验,得到分别经过上述工艺整理后的织物,抗紫外线效果显著,紫外线透过率比处理前大大降低,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与常规浸轧工艺接近,证明了采用泡沫整理工艺对织物进行抗紫外线整理可行性。
(3)微胶囊技术
微胶囊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它是一种特殊的包装形式,胶囊内的物质可以是固体微粒、液体或气泡。将紫外线吸收剂注入胶囊内,胶囊被吸附于服装上,在服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摩擦,胶囊外层破裂,达到防紫外整理剂缓释的效果,可抵御长时间的紫外辐射。有研究发现,利用凝聚法与聚合法均可以得到合适的微胶囊产品,且后者具有更好的抗紫外性能,抗紫外线效果与抗紫外线微胶囊的用量有关,选择合适的用量,整理织物后,布样的UPF值可以达到澳大利亚标准,并有一定的耐洗涤牢度。
(4)溶胶凝胶技术
溶胶凝胶技术是指金属烷氧基化合物作为前驱物在温和条件下水解缩合成溶胶,经溶剂挥发或加热处理使溶胶转化为网状结构的氧化物凝胶的过程。用二氧化硅或其它金属氧化物纳米溶胶处理织物,可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多孔结构的氧化物干凝胶膜,而原来的纳米溶胶粒子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纳米溶胶易于进行化学或物理的改性,可大幅度地改善织物的服用性能,使之多功能化,同时抗紫外性能优良。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出钛纳米溶胶,对棉织物进行抗紫外性能整理,不仅克服了无机纳米粒子进行抗紫外整理时易聚集、与纤维结合力弱的缺点,而且经过钛溶胶处理的棉织物的抗紫外性能显著提高。
(5)纳米光触媒
根据纺织品抗紫外线机理, 纳米光触媒主要作为紫外线反射剂(屏蔽剂),通过反射入射紫外线,达到抗紫外辐射的目的。有研究者用钛酸丁酯为前驱体,水为溶剂,冰乙酸为稳定剂,制备稳定的光触媒水溶胶,并将该水溶胶用于纯棉织物后整理上,研究发现用含0.9%溶胶整理后的纯棉织物,对波长297nm的紫外线屏蔽率达到93%。
(6)超临界二氧化碳
自1988年纺织品超临界流体染色的首项专利发明以来,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染色方面,尤其是用于分散染料染涤纶纤维。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对涤纶作抗紫外线整理。研究发现,当用量为1.0%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UV-234,压力20MPa处理温度为120 ℃(393 K)时,涤纶纤维的开放程度大,吸附的紫外线吸收剂多,UPF值可达60且纤维物理性能良好。
二、日常维修:
1、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是现代维修理论的核心。系统工程的观点认为,维修对象的研制、设计、制造、使用都是与维修有关的环节,各个环节都围绕着可靠性这个中心进行工作,因此维修对象的可靠性在循环往复中得到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2、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方法也是对传统的以预防为主的维修方法的继承和发展,人们对维修的认识由原来的工作-磨损-故障-危及安全演变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机械设备可靠性下降的因素,以保持恢复机械设备的固有可靠性。
3、通过对机械设备各环节中可靠性诸因素的分析,科学地确定维修工作项目,优选维修方式,确定合理的维修周期,只做必须做的维修工作,既使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得到恢复,又节省维修时间和费用。
4、早期的定期维修制增加了维修工作量、维修费用及停机时间,其结果是做了很多无效维修,却不能及时排除随机故障和早期故障。对故障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定期维修对许多故障的控制并不起作用,所进行的分解检查不能提供尚可使用的零件在何时会可能出现故障的真实情况,过多的拆修反而易产生人为故障、增加维修消耗、降低维修效率。
5、理论证明,对于复杂的机械设备,其故障主要是随机性的,而定期维修不能排除随机故障,因此,上世纪60年代初人们开始对传统的维修方法产生了怀疑。这时期有的国家开始通过应用可靠性大纲、针对性维修、按需检查和更换等试验性工作进行探索,在统计的基础上初步产生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方法。
相关新闻
- 24-01-04■雷达液位计的原理
- 24-01-04■音量检测仪的工作原理
- 24-01-04■逻辑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 24-01-04■氦质谱检漏仪的原理
- 24-01-04■供水变频器的运行原理
- 24-01-02■超声波料位计的原理特点
- 24-01-02■医用培养箱的原理和结构
- 24-01-02■感应电度表的测量原理